充分发挥专家“智库”作用让监督更精准更科学
□ 张邦玮 谢存东
近年来,山阳县人大常委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指示精神,立足新时代对人大工作更高更新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新型人大智库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法律、财政经济咨询专家库,高质量推进人大监督工作,使人大财政经济审查监督和法律监督工作更加科学、更加精准、更加规范。
创推“选、引、育”聚才机制,分类组建专家库。探索咨询专家制度,人才是基础。一是内部选才。从12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中筛选具有法学、财经专业和财政、法律工作背景的代表分别搭建法律、财政经济2个咨询专家库。二是外部引才。打破地域、身份等限制,统筹整合社会财经、法律人才资源,遴选一批拥有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和财政、金融、审计、统计等工作背景,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进入专家库。通过严格审核筛选,选聘财政经济咨询专家库成员7人,法律咨询专家库成员6人。三是有序育才。建立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培训制度,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促进专家在学思践悟中拓宽眼界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持续增强用专业思维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建议的能力。一年来,组织开展集中系统学习2次,聚焦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监督议题开展专题学习5次,外出学习考察3次。
构建“履职+”工作平台,发挥专家库作用。专家智库的规范运行,机制是核心。一是完善专家库制度。探索出台《山阳县人大常委会专家智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咨询专家制度试行方案、明确专家推选规程、职责权利、工作流程、议事规则、工作保障等具体事项,确保专家库健康有序运行。二是建立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召开一次咨询专家座谈会议,开展履职评估,总结经验、交流思想、畅谈工作感悟;每季度召开一次咨询专家恳谈会,对参与的视察、调研等工作提出独立的意见建议。三是搭建履职平台。建立委室联动服务保障机制,全面做好工作对接、跟踪服务等工作,为咨询专家履职提供服务保障。常态化组织专家参与专题调研、集中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和列席常委会相关议题座谈会,不断完善专家参与人大工作的机制。专家库组建以来,专家库成员走进人大机关开展专题知识讲座3场次,在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普法宣讲和法律咨询活动12场次,12名专家参与涉及重大项目建设、康养旅游、营商环境、国有资产5个方面议题的视察调研15场次,提出专业性建议意见25条。
探索“研、析、商”咨政模式,增强监督实效。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履职评议过程中,主动邀请熟悉专业领域的专家参与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活动,为调研组全面了解情况、准确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提供了专业化指导,提升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专业性较强、各方较为关注、情况复杂的问题时,会同咨询专家开展更为精准深入的视察调研等履职活动,召开座谈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会商,为人大常委会科学审议专项议题、作出决议决定提供专业性的参考意见和建议,切实把“内行人”在各自工作领域的专业优势转化为人大监督质效。咨询专家库组建以来,3名智库专家参与了山阳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民事检察工作专项调研活动,提出了“要持续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群众知晓依法保护民事权益的方式途径”的建议,所提建议被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吸收进民事检察工作调研报告中;6名专家全程参与了国土空间规划、财政预算、决算的审查监督工作,提出了专业性意见建议。在审查山阳县国土空间规划监督中,专家库成员提出修改意见28处,均被采纳吸收。通过“借脑引智”精准有效的监督,极大增强了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人大咨询专家库,为山阳县新时代人大工作提质增效凝聚起了一股新的智慧力量,更为进一步转化人大制度优势服务大局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下一步,山阳县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大专家库管理,发挥专家的专业优势,广泛凝聚智慧力量,拓宽人大工作思路,打响山阳人大汇聚外力的工作品牌,推动山阳人大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