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经济技术协作促进会 人员查询| 河北普法| 中经要览| 产融网

以调查研究之基,筑民营经济发展之台


善思录:陆天然/文

民营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这一切的起点与关键,皆在于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在民营经济发展的征程中,调查研究宛如指南针,为我们指引方向;又似基石,奠定了发展的稳固根基。

一、始于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民营经济发展脉搏

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能精准把握民营经济发展的脉搏,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搞调查研究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到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到市场社区,亲自察看、亲身体验”。我们必须遵循这一要求,深入民营企业,与企业家、员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实际困难。例如,在调研中发现,一些中小民营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银行贷款门槛较高,融资渠道狭窄,使得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再如,部分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方面受到限制,一些领域虽然政策上允许民营资本进入,但实际操作中存在各种隐性壁垒,导致民营企业难以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还有些企业反映,政府的一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政策难以惠及企业。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研究,我们能够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对于融资问题,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于市场准入问题,应进一步打破隐性壁垒,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地位;对于政策落实问题,则需要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

二、忠于调查研究:持续推动政策优化与落实

调查研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制定政策之后,我们需要通过持续的调查研究,跟踪政策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政策进行优化和调整,确保政策能够真正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做领导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亲身的调查研究去解决问题”。政府部门和领导干部应亲自参与到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中,深入了解民营企业对政策的反馈。例如,某地区为了促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科研补贴政策。然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部分企业对这些政策并不了解,或者在申请政策支持时遇到繁琐的手续和程序。针对这一问题,政府部门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线上推送政策信息等方式,提高政策知晓率;同时,简化了政策申请流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政策能够更好地惠及企业。

此外,持续的调查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有些政策在单独实施时可能效果良好,但与其他政策相互配合时,可能会出现冲突或矛盾。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对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政策合力,共同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三、益于调查研究: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深入的调查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还能够为民营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指导,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只有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我们才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清晰的认识,提前布局,引导民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转型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推进,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一些民营企业敏锐地捕捉到发展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政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这些成功案例,并总结经验,向其他企业推广,可以带动整个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

同时,调查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民营经济发展中的潜在风险,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防范风险的发生。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民营企业面临着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政策风险等多种风险。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引导民营企业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改善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调查研究则贯穿于这一工程的始终。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借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调查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民营经济发展脉搏,持续推动政策优化与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在新的时代征程中,让我们以调查研究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共同描绘民营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作者简介:

陆天然,法学硕士,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现任东华大学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中国自贸区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兼任全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法治智库”首席专家库成员、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简称:权工委)高级顾问。曾任新华社记者、中国改革报福建记者站站长和国务院研究室(言实)互联网时代方法论课题组组长,著有《互联网时代方法论丛书》十二卷。


0.129498s